股票配资入门平台斩了平原君家中的九名家臣
文 / 子玉
魏国以文臣著称,赵国则以名将辈出。
战国时期,四大名将中,赵国便占了两席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廉颇与李牧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将领,最终都在赵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悲剧的色彩。
笔者认为,虽然赵奢未能跻身“四大名将”,但从综合素质上来看,他绝不逊色于廉颇。赵奢的短暂辉煌足以支撑他的整个军旅生涯,而他生前和死后始终被誉为“名将”。
纵观历史,个人的成就往往以“成绩”来评判——
公元前269年,秦昭王派胡阳率军围攻赵国的军事重镇於与。
作为赵国的“明星”将领,赵惠文王第一时间就想到廉颇,但廉颇却认为:“那个地方距离遥远,而且地形狭窄且复杂,根本不值得一战。”
赵王又向乐乘求助,结果得到了相同的答复。
当赵王询问赵奢时,赵奢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。他坚定地表示:“那地方确实远、险、狭,但最关键的是如何面对。就像两只老鼠在洞中决斗,勇者必胜。”
展开剩余86%没错,狭路相逢,勇者胜。赵惠文王马上拍板决定进攻。
赵奢率军行进至邯郸城外三十里处便停下扎营,并下令:“任何讨论军事策略的,不论是谁,斩!”
然而,秦军驻扎在武安西,每天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鼓声,几乎让武安的屋顶都要被震掉。
这显然是秦军想通过声势压倒赵军。
终于,赵军的一名情报员忍不住上前请求:“将军,请速救援武安!”
赵奢冷静回应,直接将这名情报员斩首。
二十八天过去,赵奢并未进行进攻,反而加强了营垒的防御。
当秦军的侦查人员再度来访时,赵奢故意装作不知情,盛情款待他们,食物酒水应有尽有。
秦军被彻底迷惑。
接下来,赵奢迅速命令全军轻装前进,急行军。赵军以两天一夜的时间迅速赶到了前线,且成功修建了新的营地。
随后,在许历的建议下,赵奢迅速占领了北山的制高点。
最终,赵奢以出其不意的攻势大败秦军,成功解除了对於与的围困。
赵惠文王随即授予赵奢“马服君”的封号,使他一跃与廉颇、蔺相如齐名。
那段时间,不仅赵国,整个天下的头条新闻几乎都被赵奢的胜利所占据。
确实,有些人无需用言辞证明自己,他们的成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。
这次战斗也是对赵奢与廉颇两位名将能力的直接对比:赵奢不仅在勇气上压倒廉颇,更在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上遥遥领先。
赵奢的妻子曾回忆过他带兵时的状态:“只要赵奢接到任务,家中的一切便不再干涉,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赢得战斗上。而且,每次赵王和宗室人员送来的赏赐,赵奢从不自留,一律分给部下。”
这无疑展现了他作为名将的高尚品质与胸怀。
而赵奢实际上还是一位全才——
最初,赵奢担任的是收税的官职。一天,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,赵奢依法处置,斩了平原君家中的九名家臣。
大家都知道,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,赵惠文王的兄弟,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,地位尊贵。赵奢敢于与他对抗,足见赵奢的胆略。
平原君虽然心有不满,但在赵奢理直气壮地劝说下,他终于理解了赵奢的立场,最终原谅了他,并推荐赵奢给赵王。
赵王任命赵奢负责国家的经济事务。
赵奢通过一系列改革,使得百姓富裕,国家的国库也日益充盈。
从军事到经济,赵奢的才能无可挑剔,更重要的是,他不畏权贵,敢于维护国家法制,敢于直面不公,正是这些品质让他成为了名将。
赵奢对自己儿子赵括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:赵括虽然精通兵法,口才也出众,但实战经验不足,必定会带领赵军走向失败。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也为后来的长平之战提供了准确的预判。
果然,赵括的失败验证了赵奢的预见。
由此可见,赵奢不仅在战场上英勇,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,凭借这种独到的眼光,成为了赵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。
说到廉颇,作为职业军人,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无可争议——
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大破齐国,占领晋阳;
二十年,他再度出征齐国,取得了胜利;
二十三年,攻占魏国几座城市;
二十四年,他再次大破魏军,攻陷防陵,并成功占领安阳;
赵孝成王十五年,廉颇与乐乘共同大破燕军,杀死燕将栗腹,切割燕国五座城池;
这些胜利虽然光辉,但也只是廉颇的“基本功”。真正考验他的是长平之战。
战争初期,赵军失利,廉颇采取了坚守防御的策略。
防守一直是廉颇的强项,然而他深知赵军整体实力远不如秦军,更重要的是,秦军这次倾尽全力,几乎把国运压在了这场战斗上。
站在历史的角度看,廉颇在长平前线坚持防守无疑是明智之举。事实上,秦国三年未能占得便宜。
如果赵王能再次策划合纵大计,赵军还有机会胜利。
然而,赵王却派使者去咸阳求和,错失了最佳的合纵时机。
换句话说,当时秦国在粮草和兵员上的运输距离比赵国更远,若赵军能再坚守一段时间,局势或许会发生逆转。
然而,赵王以赵括代替了廉颇,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。
这次失败也充分证明了廉颇的能力——他能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,调整战略,并且发挥了自己的优势。
但在性格方面,廉颇显然有所欠缺。
在长平之战后,廉颇被罢免后,他的门客纷纷离去,等他再次被重用时,那些门客却纷纷归来。
廉颇一度决定将这些人拒之门外,但有人提醒他:“人与人相交,犹如市场,随利益变化而聚合,这是人性的铁律。”
然而,廉颇并未从这一点看透人性。
而他之前,还因蔺相如职务比自己高而心生嫉妒,导致与蔺相如发生过矛盾。
赵悼襄王即位后,廉颇与乐乘发生冲突,最后在愤怒之下攻击了乐乘,这直接导致了他逃亡魏国,再也未能回到赵国。
性格最终决定了廉颇的命运。
因此,廉颇的评价可以概括为:一位军事领域的翘楚,具备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战术能力,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。然而,他性格过于固执,未能善于洞察人性,最终因性格缺陷自食其果。
与廉颇和赵奢相比,李牧的舞台显得更为宏大。
李牧负责防守匈奴,掌管边地的军
发布于:天津市牛牛配资,配资炒股网站,配资炒股 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